第(3/3)页 迁太子太傅石庆,为御史大夫! 迁高陵侯赵周,为丞相! 赵周这个人,可以用一个词形容——平平无奇,升任丞相之前,他什么官职都没担任过…… 皇帝任命他,用个难听的比喻,便是:占着茅坑,不用拉屎! 那这个茅坑是给谁占的呢? 嗐。 给石庆呗! 皇帝现在走的,正是提拔丞相的正常流程,先任御史大夫,积累资历、班底,然后,便是升任三公之首。 当刘据知道自己皇帝老爹的安排时,又猜出自己的前太傅升官之路后。 他很想骂街! 什么情况?逮住太子宫猛薅是吧? 刚把一个少傅折腾废,又要折腾太傅,刘据恨不得冲进未央宫,跟那个老登好好掰扯掰扯! 咳。 刘据也就想想,并未付诸于行动。 有道是:举重高手永远举不起自己,‘丞相杀手’,也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个‘丞相杀手’。 尽管刘据知道…… 但没用,而且这一次,他还不能故技重施,如果让太傅也来个重伤遁走,皇帝老爹估计就得让刘据也遁一遁了。 避免对方发毛。 刘据稳了一手,至少短时间内石庆不会有危险,天塌了,也是赵周顶着嘛。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理,太子心安理得的做自己事情了。 他的适应力强。 朝堂上来往的衮衮诸公,适应力同样强,将人走茶凉的薄情演绎得淋漓尽致。 即使身前官职再大,可走了,就是走了。 朝堂这个名利场,永远不缺往上爬的人,大家只会看向自己身前的人,而那些落在身后,或者跌落神坛之辈。 很快便会在时间的流逝中,被人们遗忘…… 如公孙弘、如李蔡。 又如张汤。 直到某一天,需要吃一堑长一智时,人们才会从故纸堆里,把他们挖出来,唏嘘一阵,感慨一阵。 是的。 这其中也包括刘据。 都是俗人,没什么不好承认的,所以喽,在无需感叹的时候,他已经在向前走、向前看! 话说。 初春时节,长安城最热闹的西市附近,多了一家食肆,占地广阔,装修低调奢华有内涵,名为: 春风楼。 名字的来源,据说是这家食肆‘取名废’的幕后东家,在一处楼台上吹着春风,脑袋一拍,就定下来了。 至于【春风楼】的幕后东家是谁,外界并不知晓。 听闻,似乎是一个姓魏的…… 不过这不重要。 重要的是,【春风楼】的招牌,是那由太子殿下亲自所创、陛下都赞不绝口、盛传于宫廷的美味佳肴—— 炒菜! 不得了、不得了,能把宫廷菜式拿出来卖,无论幕后东家是谁,都不可小觑。 而今日。 有一位更不可小觑的人物,把【春风楼】包场了,瞅瞅被宴请的那位——左内史,咸宣! 啧啧啧。 有好事之徒连连赞叹。 不过,他们不会想到的是,让他们咋舌不已的左内史咸宣,此刻正弯着腰,给人倒酒呢。 “大将军,请!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