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此处的暴力,不是指向外的进攻性,而是指它具有强大的进攻能力。 死不旋踵,这个成语的来源了解一下。 《淮南子》有言:“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,皆可使赴火蹈刃,死不还踵。” 有首领,有纲领,还有顽强意志! 说到这儿。 墨家有多牛逼,其实已经不用再说了…… 只是时过境迁,钜子之位失传,墨家分裂,之后那位从齐地来的书生也证实了这点。 墨家已经不复往日盛况。 听完他们的讲述,刘据与庄青翟的脸色舒缓些许,不过,刘据的谨慎还没完。 “儒家有诸多思想,孤虽然对墨家不熟,可墨家能与儒家并列,‘非攻’的名声,孤还是听过的。” 大殿内。 刘据语气忽然变得很微妙,紧盯住两个墨家子弟,“伱等对大汉出兵匈奴,是何看法?” 在他看来。 这一点,才是自己皇帝老爹最不喜墨家的原因! 非攻,即反对侵略战争,认为战争是破坏行为,劳民伤财,是没有意义的行为。 同时,墨家也提出过正义战争与不正义战争,不反对正义战争。 只是吧。 这个‘正义’与‘不正义’的划分,就像人的复杂性一样,你认为正义,就有人认为不正义。 试问。 当今天子发兵进攻匈奴,正不正义? 问个锤子,刘彻直接一巴掌把倡导这个思想的墨家拍死,他要的是大一统、大复仇! 根本不给你思考正义不正义的机会…… 儒家思想下,旁人确实没法去称量,但现存的墨家子弟自有一套思想。 也就是刘据此刻问的,在‘非攻’下,你们认为攻打匈奴对不对? 只要他们说不对。 那不好意思,刘据再惜才也得请他们哪来的,回哪去。 下首。 齐地书生听完问话,没有半点迟疑,凛然道:“匈奴人残暴凶恶,理当讨伐,此为正义之举!” 这是齐墨态度。 确切来讲,是此时此刻,这个齐墨子弟的口头态度,至于他心里真实想法如何,刘据表示存疑。 可那位秦墨门人说的话,刘据当场便信了,确切无疑的信! 因为。 他黢黑汉子扯着粗哑的嗓子说:“秦统一六国时,有我秦墨一脉参战。” 非攻? 秦墨一脉百年前,就不纠结这一条了…… (本章完) 第(3/3)页